上卷·爵禄
或問:古之君子貴爵禄歟?曰:然。諸子之書稱爵禄非貴也,資財非富也,何謂乎?曰:彼遭世之亂,見小人富貴而有是言,非古也。古之制爵禄也,爵以居有德,禄以養有功:功大者其禄厚,德遠者其爵尊(二"其"字,據《治要》補);功小者其禄薄,德近者其爵卑。是故觀其爵則別其人之德也,見其禄則知其人之功也,不待問之(《治要》上二句無"也"字,末句有)。古之君子貴爵禄者蓋以此也,非以黼黻華乎其身,芻豢之適於其口也;非以美色悅乎其目,鐘鼓之樂乎其耳也。孔子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明王在上,序爵班禄而不以逮也,君子以爲至羞,何賤之有乎?先王將建諸侯而錫爵禄也,必於清廟之中,陳金石之樂,宴賜之禮,宗人擯相,内史作策也。其頌曰:"文王旣勤止,我應受之。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時周之命,於繹思。"由此觀之,爵禄者先王之所重也,非所輕也。故《書》曰:"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爵禄之賤也,由處之者不宜也,賤其人斯賤其位矣;其貴也,由處之者宜之也,貴其人斯貴其位矣。《詩》云:"君子至止,黻衣綉裳。佩玉鏘鏘,壽考不忘。"黻衣綉裳,君子之所服也,愛其德,故美其服也。暴亂之君子(《治要》無"子"字),非無此服也(《治要》無"也"字),而(《治要》無"而"字)民弗美也,位亦如之。昔周公相王室以君天下,聖德昭聞,王勛弘大,成王封以少昊之墟,地方七百里,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備物典策,官司彛器,龍旗九旒,祀帝於郊。太公亮武王克商寜亂,王封之爽鳩氏之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五侯九伯,汝實征之,世祚太師,撫寧東夏。當此之時,孰謂富貴不爲榮寵者乎?自時厥後,文武之敎衰,黜陟之道廢,諸侯僭恣,大夫世位,爵人不以德,禄人不以功,竊國而貴者有之,竊地而富者有之,姦邪得願,仁賢失志,於是則以富貴相詬病矣。故孔子曰:"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然則富貴美惡,存乎其世也。
《易》曰:"聖人之大寳曰位。"何以爲聖人之大寳曰位?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聖人蹈機握杼,織成天地(《意林》作"天下")之化,使萬物順焉,人倫正焉,六合之内,各充(原作"竟",據《治要》改)其願,其爲大寳,不亦宜乎!故聖人以無勢位爲窮,百工以無器用爲困,困則其資亡,窮則其道廢,故孔子栖栖而不居者,蓋憂道廢故也。《易》曰:"井渫不食,爲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夫登高而建旌(《意林》作"旗"),則其所視(《治要》作"示", 《意林》作"視")者廣矣;順風而振(《治要》、《意林》作"奮")鐸,則其所聞者遠矣。非旌色之益明,非("非"字原脱,據《治要》補)鐸聲之益遠(《治要》作"益長", 《意林》作"遠長")也,所託者然也(《意林》作"所託得地")。况居富貴之地,而行其政令者乎(原作"也",據《意林》改。此二句《意林》作"而況富貴施政令乎")?故舜爲匹夫,猶民也,及其受终於文祖,稱曰"予一人",則西王母來獻白環;周公之爲諸侯,猶臣也,及其踐明堂之柞,負斧扆而立,則越裳氏來獻白雉。故身不尊則施不光(徐湘琳曰:"光,讀為'廣'。光、廣古通用。"),居不高則化不博。《易》曰:"豐,亨,無咎。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徐湘琳曰:"語出《易·豐》卦辭,案,今本無'無咎'二字。)身尊居高之謂也。斯事也,聖人之所務也。
雖然,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舜、禹、孔子可謂求之有(徐本脱"有"字)道矣;舜禹得之,孔子不得之,可謂有命矣。非惟聖人,賢者亦然。稷、契、伯益、伊尹、傅說得之者也,顔淵、閔子騫、冉耕、仲弓不得者也。故良農不患壃场之不修,而患風雨之不節;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時世之不遇(《意林》作"而患其時之不至")。《詩》曰:"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傷道之不遇也。豈一世哉,豈一世哉!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旧唐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曲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