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藝紀
藝之興也,其由民心之有智乎?造藝者,將以有理乎?民生而心知物,知物而欲作,欲作而事繁,事繁而莫之能理也。故聖人因智以造藝,因藝以立事,二者近在乎身,而遠在乎物。藝者,所以旌智、飾能、統事、御群也,聖人之所不能已也(原注:"一本作'聖人無所不能也'。"按徐本脫"聖"字)。藝者以事成德者也(諸本"藝者"下原有"所"字,据徐本删。徐湘琳曰:"錢校云,'以'上原衍'所'字,依下句例刪。"),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藝者德之枝葉也,德者人之根榦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獨立。木無枝葉,則不能豐其根榦,故謂之瘣;人無藝則不能成其德,故謂之野。若欲爲夫君子,必兼之乎。
先王之欲人之爲君子也,故立保氏(徐湘琳曰:"各本'氏'皆誤'民',今改正。"按《四庫全書》本作'氏'。),掌敎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敎六儀: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大胥掌學士之版,春入學舍,采合萬舞,秋班學合聲(《周禮》作"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采合舞.秋,頒學合聲",無"萬"字,"班"作"頒"。),諷誦講習,不解於時。故《詩》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旣見君子,樂且有儀。"美育羣(原缺一字,《漢魏叢書》本、四庫本亦然,按徐本作"羣",據補。)材,其猶人之於藝乎?
旣脩其質,且加其文,文質著然後體全,體全然後可登乎清廟,而可羞乎王公。故君子非仁不立,非義不行,非藝不治,非容不莊,四者無愆,而聖賢之器就矣!《易》曰:"富有之謂大業。"其斯之謂歟?君子者,表裏稱而本末度者也。故言貌稱乎心志,藝能度乎德行,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純粹内實,光輝外著。孔子曰:"君子恥有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行。"故寳玉之山,土木必潤;盛德之士,文藝必衆。昔在周公,嘗猶豫於斯矣。
孔子稱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存乎六藝者,著其末節也(徐湘琳曰:"俞氏云,'著'衍文,蓋即上'者'字之衍也。案俞說是。")。謂夫陳籩豆,置尊爼,執羽籥,擊鐘磬,升降趨翔,屈伸俯仰之數也,非禮樂之本也。禮樂之本也者,其德音乎?《詩》云:"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佻,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宴以敖。"(見《小雅·鹿鳴》,今本"佻"作"恌"。)此禮樂之所貴也。故恭恪廉讓,藝之情也;中和平直,藝之實也;齊敏不匱,藝之華也;威儀孔時,藝之飾也。通乎群藝之情實者,可與論道;識乎群藝之華飾者,可與講事。事者有司之職也,道者君子之業也。先王之賤藝者,蓋賤有司也,君子兼之則貴也。故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藝者,心之使也,仁之聲也,義之象也。故禮以考敬,樂以敦愛,射以平志,御以和心,書以綴事,數(《意林》作"教",非也。《御覽》卷七百四十四作"數")以理煩。敬考則民不慢,愛敦則群生悦,志平則怨尤亡,心和則離德睦,事綴則法戒明,煩理則物不悖。六者雖殊,其致一也。其道則君子專之,其事則有司共之,此藝之大體也。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