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齐一·邯郸之难
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在邯郸危难的时候,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谋划说:“对于赵国,救还是不救好?”邹忌说:“不如不救援赵国。”段于纶说:“不救援赵国,对我们不利。”齐威王说,“为什么呢?”段干纶说:“如果魏国吞并邯郸,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齐威王说:“好”。于是就出兵,齐威王说:“把军队驻扎在邯郸的郊外。”段干纶说:“救援的有利或者无利并不在这里,救援邯郸,驻扎在城郊,这不仅占领不了邯郸,还让魏国的军队得以保全。不如向南进攻襄陵以疲弊魏国,邯郸被魏国占领我们趁魏国疲弊的时候进攻他们,这是攻破赵国并削弱魏国最好的办法。”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兵向南进攻襄陵。七月,邯郸被魏国占领。齐国乘魏军疲劳之机进攻,在桂陵将魏国军队打败。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