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黶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秦国向东周借道讨伐韩国,东周害怕借路给秦国会使自己与韩国之间的关系恶化,如果不借道就会得罪秦国。史黶对东周国君说:“主君为什么不打发人去对韩公叔说:‘秦国敢于借道东周攻打韩国,是因为相信东周的。您为什么不赠送土地给东周,让他们派出重臣出使楚国。这样秦国必定产生疑虑,不再信任东周,这样一来,韩国就不会受到秦国的攻打。’然后再派人去对秦王说:‘韩国硬要送给我们东周土地,是想让秦国怀疑东周,我们主君不敢领受。’秦王一定不便说不让东周接受土地,这样东周既得到了韩国的土地又听从了秦国的旨意。”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隋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