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秦四·薛公入魏而出齐女
薛公入魏而出齐女。韩春谓秦王曰:“何不取为妻,以齐、秦劫魏,则上党,秦之有也。齐、秦合而立负刍,负刍立,其母在秦,则魏,秦之县也已。呡欲以齐、秦劫魏而困薛公,佐欲定其弟,臣请为王因呡与佐也。魏惧而复之,负刍必以魏殁世事秦。齐女入魏而怨薛公,终以齐奉事王也。”
薛公田文到了、魏国,魏王就把齐女赶出宫。韩春对秦王说:“为什么不娶齐女为妻,以此使齐、秦联合起来去威逼魏国,那么魏国的上党就将被秦国占有。齐、秦再联合起来拥立魏公子负莓,只要负萏被立为太子。那时他的母亲住在泰国,为大王的妻子:那么魏国就将成为秦国一个县了。韩眠也本想借助齐、秦的力量威胁藉国而使薛公陷入困境,负茑的哥哥名叫佐,他也想帮助自己的弟弟确立地位,请让我为大王通过韩眠和佐的帮助来胁迫魏国打击薛公。这样,魏王必然恐惧而让齐女回来,负茗必然让魏国永远事奉秦国。如果齐女回到魏国就会怨恨薛公,并终将设法使齐国来事奉大王的。”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