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武曲星第六
武曲尊星性端庄,才离祖宗既高昂。星峰自与众星别,不尖不园其体方。
高处定为顿笏样,但是无脚生两旁。如此星峰只一二,方冈之下如驱羊。
方冈或如四角张,帐中出带微飞扬。飞扬要得穿帐去,帐上两角随身扬。
枝叶不多关峡少,却有护卫随身傍。带旌带节来拥护,旌节之峰多是双。
更有刀剑同护送,刀剑送后前园冈。离踪断处多失脉,抛梭马迹蜘蛛长。
梭中自有丝不断,蜂腰过处多趨跄。自是此星性尊贵,护卫重重来就体。
每逢跌断过峡时,两旁定有衣冠吏。衣冠之吏使园峰,两边有脚卫真龙。
若是独行无护卫,定作神坛佛道宫。平行穿珠行数里,忽然又作方峰起。
方峰直去如桥杠,背长颇类平尖贪。平尖贪狼如一字,生在山顶如卧蚕。
武曲横从身中出,贪狼直去如僧参。夹辅护龙次第转,真龙在内左右含。
此龙住处无高陇,间生窝穴隐深潭。独在高山峡中者,穴落高冈似草庵。
四围若高来拥护,前案朝迎亦高舞。却作高穴象人形,按剑端庄似真武。
此龙若行三十里,内起方峰只三四。峰峰端正方于长,不肯欹斜失尊体。
峰上忽然生折痕,此与廉贞何以异。凡起星峰不许斜,更嫌生脚照他家。
端峰若生四花穴,花穴端严要君别。真龙直去向前行,四向漫成龙虎穴。
此是武曲钳峡来,间气来此偶生峡。此龙误了多少人,反来此处说真形。
要识四花穿心过,但看护卫不曾停。尊星自有尊星体,方正如屏将相位。
武曲行龙少鬼劫,盖缘两傍多罗列。小公分处夹龙行,不肯单行走空缺。
小公分去乱生枝,枝叶虽多夹水随。护龙亦自有背面,背后如壁面平夷。
平夷便是贴龙体,龙过之时形怪异。不起园峰即马旗,攒剑蟠龙归此地。
护卫缠绕如打围,重重包裹外山归。至令武曲少关峡,护送无容左右离。
明堂断定无陡泻,横案重重拜舞低。平贪覆巨似武曲,尖园方整不能齐。
三星尖园方整处,向此辨别无狐疑。识龙须识辨疑处,识得真龙是圣师。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