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统论
须猕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东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帏为杳冥。
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
分枝劈脉纵横去,气血钩连逢水住。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
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大率行龙有真星,星峰磊落是音身。
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峰以星名取其类,星辰下照山成形。
龙神二字寻山诀,神是精神龙是质。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即认星峰起,平地两旁寻水势。
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踪者是。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
外山百里作罗城,此是平洋龙局段。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顾。
平中仰掌似回巢,隐隐微微立邱阜。便从邱阜觅回巢,或有钩夹如旋螺。
钩夹是砂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气多。四旁绕护入城裹,水绕山环聚一窝。
霜降水枯寻不见,春夏水高龙脊现。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环。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
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山缠水绕在平坡,远有围山近有河。
只爱山来抱身体,不爱水反去从他。水抱应如山来抱,水不抱兮山不到。
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却愈多愈有力。
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祖宗父母数程远,误得时师皆不识。
龙到平洋莫问踨,只观水绕是真龙。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藏真也是空。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孝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