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德
道是天地间本然之道,不是因人做工夫处论。德便是就人做工夫处论。德是行是道而实有得于吾心者,故谓之德。何谓行是道而实有得于吾心?如实能事亲,便是此心实得这孝。实能事兄,便是此心实得这悌。大概德之一字,是就人做工夫已到处论,乃是做工夫实有得之于已了,不是就方做工夫时说。
大概德者,得也,不能离得一个得字。古经书虽是多就做工夫实有得上说,然亦有就本原来历上论。如所谓明德者,是人生所得于天,本来光明之理具在吾心者,故谓之明德。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敬兄,此便是得于天本明处。有所谓达德者,是古今天下人心之所同得,故以达言之。有所谓懿德者,是得天理之粹美,故以懿言之。又有所谓德性者,亦只是在我所得于天之正理,故谓之德性。又有所谓天德者,自天而言,则此理公共,在天得之,为天德;其道流行赋予,为物之所得,亦谓之天德。若就人论,则人得天之理以生,亦谓之天德;其所为纯得天理之真,而无人伪之杂,亦谓之天德。
道与德不是判然二物,大抵道是公共底,德是实得于身,为我所有底。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