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恭敬
恭就貌上说,敬就心上说。恭主容,敬主事。
恭有严底意,敬字较实。
身体严整,容貌端庄,此是恭底意。但恭只是敬之见于外者,敬只是恭之存于中者。敬与恭不是二物,如形影然,未有内无敬而外能恭者,亦未有外能恭而内无敬者。此与忠信、忠恕相关一般。
“坐如尸,立如齐”,便是敬之容。“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便是恭之容。
敬,工夫细密;恭,气象阔大。敬,意思卑屈;恭,体貌尊严。
文公曰:以成德而论,则敬字不如恭之安。以学者做工夫而言,则恭字不如敬之切。
古人皆如此著力,如尧之钦明,舜之温恭,汤之圣敬日跻,文王之缉熙敬止,都是如此。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