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秦三·魏谓魏冉
魏谓魏冉曰:“公闻东方之语乎?”曰:“弗闻也。”曰:“辛、张阳、毋泽说魏王、薛公、公叔也,曰:‘臣战,载主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国依冉也,而事臣之主,此臣之甚患也。’今公东而因言于楚,是令张仪之言为禹,而务败公之事也。公不如反公国,德楚而观薛公之为公也。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观张仪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也,而公请之以自重也。”
有人替魏国对魏冉说:“您听到山东各诸侯国是怎么说的吗?”魏冉说:“我没有听到。’这个人说:“辛、张仪、毋泽分别游说过魏王、薛公和公叔,张仪他们说:‘如果我们同楚国开战,车载着木主,以国结约,与大王联合在一起,一定不会有后患了。若是打了败战,请让我们提着脑袋来见您。然而我们还是忧虑秦楚联合这件事。再说楚王曾经让他的国家依靠魏冉,而来往伐我们韩、魏、齐三国,这是我们最忧虑的事情。’如今您想到东边去与楚国讲和,这是让张仪的预言变成了太禹一样来卜先知,并且让三匿败坏您联合楚国的计谋。我看,您不如返回您的秦国,使楚国感激您的恩德,观察薛公如何对待您。再观察韩、魏、齐三国对秦王有什么要求却无法的到,请用这种方法号召三国来争取他们的信任。最后看张仪他们对薛公有什么要求却没有得到,您去为他们争取,这样您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