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上·复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休复之吉,以下仁也。频复之厉,义无咎也。中行独复,以从道也。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复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坤(地)上,为雷在地中、阳气微弱地活动之表象,因而象征复归;从前的君主在阳气初生的冬至这一天关闭关口,使商人旅客停止活动,不外出经商、旅行,君主自己也不巡行视察四方。 “刚刚开始行动,就能有知过必改、复归正道的表现”,说明能注意自身修养。“以真善美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能够复归正道,就必然获得吉祥”,是因为六二能够向下亲近具备仁德的人。“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毕竟能够改过从善,复归正道,所以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位居阴爻的正中,独自专一地复归正道”,说明是为了奉行追随正道。“敦厚忠实地复归正道,内心不会有什么后悔”,是因为六五爻虽然远离阳刚,但却能够反省考察自己的言行以完善自我,通过这样的途径,促成自己返回正道。“犯了错误,仍然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复归正道所产生的凶险”,是由于违背为君之道的缘故。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政书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