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版本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列在杂家类的《尉缭》有29篇,列在兵形势家类的《尉缭》有31篇。由于班固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说明,而流传至今的《尉缭子》仅有24篇,与上述两种《尉缭》的篇数均不相符,这就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困难。也正式因为这个原因,关于《尉缭子》的著录及其版本,成为了历代学者研究该书是集中讨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银雀山竹简《尉缭子》出土以后,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更加热烈、深入了,但是至尽仍然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概括起来讲,学术界曾有以下几种主要看法:
认为实际上就只有一种《尉缭》,班固的《汉志》把这部书既分在杂家,又分在兵形势家内,就因为它用的是互助法。
认为杂家《尉缭》本是一部著作,却被《汉书》的作者班固分在‘杂家'与‘兵家'两大类中当成两部书,从而引起了误解,造成了混乱,今本《尉缭子》几是班固所说的《尉缭》。
认为兵家和杂家《尉缭》显然是内容不同仅同署名的两本书,杂家书没有流传下来,今本是兵形势家《尉缭》。
认为今本《尉缭子》当是原杂家书,兵家书在隋以前就已亡佚,元丰年间编入《武经七书》的正是隋唐时的杂书《尉缭子》。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