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
基本信息
词目:素书
拼音:sù shū
《素书》,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
全书一百三十二句,共六章: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和安礼。
《素书》节选: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已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详细解释
.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唐 杜甫 《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怎不仗青鸾传素书,打叠下屠龙计,想莺俦自可期。
清 吴伟业 《鲞鹤》诗: 丁令 师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
.兵书名。旧题汉黄石公撰,
宋 张商英 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 老子 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 张商英 所伪托。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世多指兵书《三略》为 黄石公 所传之书。 宋 张商英 曰:‘非也。 晋 乱,有盗发 子房 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六篇,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妄传,世所谓素书是也。'
.泛指一般道书。
宋 苏轼 《次韵回先生》之一: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 黄公 觅《素书》。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底事披《素书》,无暇祀 黄石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素书》是用朱墨写在白绢上的道书。
.书籍。
《周书·张轨传》: 轨 性清素,临终之日,家无馀财,唯有素书数百卷。
唐 许浑 《姑熟官舍》诗:草生官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元 汪元亨 《沉醉东风·归田》曲:怕缠手焚了素书,懒钻头拽倒茅庐。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