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
地名考证
《穆天子传》涉及一百二十个左右的地名。自从郭璞为《穆天子传》作注之后,历代学者考证的相关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穆王的游历路线,多有差异。
例如,《穆天子传》所说周穆王出发地为宗周,郭璞认为此宗周即指洛阳,但西周文献所称宗周在地理意义上使用时一般指镐京。对此,王国维等认同郭注,同时指出《穆天子传》并非西周文献;岑仲勉等则认为《穆天子传》是西周文献,并力图证实书中的成周就是镐京。也有学者认为宗周在西周时也有可能被用于指代洛阳。
成书时间
关于《穆天子传》的成书时间,总体说来大致有四种说法:西周说,春秋末战国初说,战国说,汉以后伪作说。但诸家之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文献性质
《穆天子传》的性质,在古代即有不同的看法。《隋书·经籍志》将其归入史部起居注类;也有论者因其多虚构与想象,认为是传闻故事;明代胡应麟称之为小说滥觞,《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小说家,姚际恒还认为《穆天子传》为伪书。到了近现代,《穆天子传》的史书地位有所恢复,但仍饱受质疑。法国学者沙畹甚至以为穆天子并非周穆王,而是指秦穆公。几经争辩,《穆天子传》的真伪仍是个不解之谜。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农家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