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慎言
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天文失,则有谪蚀之变;地文失,则有崩竭之灾;人文失,则有伤身之患。
故口者,言语之门户;舌者,门户之关钥。关钥动,则门户开,门户开,则言语出。出言之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之恶,则千里违之。言失于己,不可遏于人;情发于近,不可止于远。是以君子慎其关钥,以密言语。言语在口,譬含锋刃,不可动也。动锋刃者,必伤喉舌。言失之害,非唯锋刃,其所伤者,不唯喉舌。故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所以警佻言,防口訧也。
口舌者,祸患之宫,亡灭之府也。语言者,性命之所属,而形骸之所系也。言出患入,语失身亡。身亡不可复存,言出不可复追。其犹射也:悬机未发,则犹可止;矢一离弦,虽欲返之,弗可得也。
《易》诫枢机,《诗》刺言玷。斯言一玷,非礛诸所磨;枢机既发,岂骇电所追?皆前圣之至慎,后人之埏熔。明者慎言,故无失言;暗者轻言,自致害灭。
昔智伯失言于水灌,韩魏蹑其肘足;魏武漏语于英雄,玄德遗其匕筋。是以头为秽器,师驰徐卅,地分三晋,土割岷蜀,亡败长衅,为天下笑,不慎言也。韩昭侯与棠磎公谋,而终夜独寝,虑梦言露子妻妾也。孔光不对温室之树,恐言之泄于左右也。
言者,风也;无足而行,无翼而飞,不可易也。是以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如蹈水火,临危险也。礼然后动,则动如春风,人不厌其动;时然后言,则言如金石,人不厌其声。故声无失行,口无过言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