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二十五
耶律弘古 耶律马六 萧滴冽 耶律适禄 耶律陈家奴 耶律特麽 耶律仙童 萧素飒 耶律大悲奴
耶律陈家奴,字绵辛,懿祖之弟葛剌的第八世孙。
耶律弘古,字胡笃堇,枢密使化哥之弟。统和间,累迁顺义军节度使,入为北面林牙。太平元年,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出为彰国军节度使,兼山北道兵马都部署,徙武定军节度使。六年,拜惕隐。讨阻卜有功。圣宗尝刺臂血与弘古盟为友,礼遇尤异,拜南府宰相,改上京留守。重熙六年,迁南院大王,御制诰辞以宠之。十二年,加于越。帝闵其劳,复授武定军节度使,卒。讣闻,上哭曰:“惜哉善人!”丧至,亲临奠焉。
重熙年间,补为牌印郎君。因当值之日未到,降为本班。适逢兴宗皇上出猎,陈家奴在围场内逐鹿,被鞭打二百。当时耶律仁先荐举说陈家奴雄健而敏捷,可与海东青鹘相比拟,皇上授之御盏郎君。历任鹰坊、尚厩、四方馆副使,改任徒鲁古皮室详稳。适逢太后生辰,陈家奴进献诗篇和驯鹿,太后嘉许并给予奖励,赐给宝珠二王非,杂彩丝绸二百段,其兄撒钵去世,陈家奴听到凶信,没有禀告便离去了。皇上发怒,鞭打了他。
耶律马六,字扬隐,孟父楚国王之后。性宽和,善谐谑,亲朋会遇,一坐尽倾。恬于荣利。与耶律弘古为刺血友,弘古为惕隐,荐补宿直官。重熙初,迁旗鼓拽剌详稳。为人畏慎容物,或有面相陵折者,恬然若弗闻,不臧否世务。以故上益亲狎。三年,迁崇德宫使,为惕隐,御制诰辞以褒之。拜北院宣徽使,宠遇过宰辅,帝常以兄呼之。改辽兴军节度使,卒,年七十。子奴古达,终南京宣徽使。
清宁初,累迁为右夷离毕。适逢道宗皇上与燕国王射鹿均射中了,燕国王时年九岁,皇上大喜,陈家奴应制命进献了诗篇。皇上高兴,解下衣服赐给他。后来皇太子被废,皇上怀疑陈家奴党附于太子,罢免其职。
萧滴冽,字图宁,遥辇鲜质可汗宫人。重熙初,遥摄镇国军节度使。六年,奉诏使宋,伤足而跛,不告遂行,帝怒。及还,决以大杖,降同签南京留守事。遥授静江军节度使,历群牧都林牙,累迁右夷离毕。以才干见任使。会车驾西征,元昊乞降,帝以前后反覆,遣滴冽往觇诚否。因为元昊陈述祸福,听命乃还。拜北院枢密副使,出为中京留守。十九年,改西京留守,卒。
当时西北诸部侵扰边境,皇上任命陈家奴为乌古部节度使行军都监,赐给甲一属、马二匹,讨伐诸部,擒获其酋长送至朝廷。侦候人员见到马的踪迹,认为是敌人来了,陈家奴派人报告元帅,耶律爱奴看了看说:“此乃野马!”准备出猎,敌人来了,爱奴战死。有司查究讯问,陈家奴不伏罪,诏令释免之。因此感动愤激,凡事都尽心竭力。后来诸部再度进犯,陈家奴率兵三次前往讨伐,都获得胜利,边境因此得到了安宁。
耶律适禄,字撒懒。清宁初,为本班郎君,稍迁宿直官。乾统中,从伐阻卜有功,加奉宸。历护卫太保,改弘义宫副使。时上京枭贼赵钟哥跋扈自肆,适禄擒之,加泰州观察使,为达鲁虢部节度使。天庆中,知兴中府,加金吾卫上将军。为盗所杀。
因年老告辞返乡,皇上不从。道宗皇上崩逝,陈家奴担任山陵使。辞官,年八十去世。
耶律陈家奴,字绵辛,懿祖弟葛剌之八世孙。重熙中,补牌印郎君。坐直日不至,降本班。会帝猎,陈家奴逐鹿围内,鞭之二百。时耶律仁先荐陈家奴健捷比海东青鹘,授御盏郎君。历鹰坊、尚厩、四方馆副使,改徒鲁古皮室详稳。会太后生辰,进诗献驯鹿,太后嘉奖,赐珠二琲,杂彩二百段。兄撒钵卒,陈家奴闻讣,不告而去。帝怒,鞭之。清宁初,累迁右夷离毕。适帝与燕国王射鹿俱中,王时年九岁,帝悦,陈家奴应制进诗。帝喜,解衣以赐。后皇太子废,帝疑陈家奴党附,罢之。时西北诸部寇边,以陈家奴为乌古部节度使行军都监,赐甲一属、马二匹,讨诸部,擒其酋送于朝。侦候者见马踪,意寇至,陈家奴遣报元帅,耶律爱奴视之曰:“此野马也!”将出猎,贼至,爱奴战殁。有司诘按,陈家奴不伏,诏释之。由是感激,每事竭力。后诸部复来侵,陈家奴率兵三往,皆克,边境遂宁。以老告归,不从。道宗崩,为山陵使,致仕。年八十卒。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