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防左镇
弘光监国亡几,凤督马士英入趣即真,阁臣姜曰广曰:“盍徐之,示不忍忘先帝也。且吾甚忧上游左镇拥重兵劝进,而不首之,祸必始此矣。”士英曰:“何谓也?”曰广曰:“立君大功也,事出吾辈,彼未韦跗注者,其何说之词?今者问谁执牛耳,则四将尸焉。左镇视黄得功、刘良佐、乃与哙等伍;其他毛贼耳,容堪笮其头否乎?”士英曰:“上适在河北,四镇之遇,天也。左何为者?”曰广曰:“子亦知人情乎?今有豪家于此,格伯重事悉听焉;单门鼠猾,素仰奉之不遑。一旦阴主大狱,而厚利是私,大豪必怒。且掀翻之矣。今日之情,得毋类是乎?”士英默然。
居久之,曰广复为言,士英引他语乱之。己而曰:“天下事我寻当自判!”一日曰广复重言曰:“此亦子他日之忧也。”士英瞠目良久曰:“子岂以予难左,左曾足为大虞乎?昔渠居楚食绝,又耽视金陵也,己焚楚,拔营弊江抵皖矣。当事咸虢虢,予于时有鸠兵之役。黄闯、刘花马实左右焉;左闻丧魂返。又刘超之叛,吾殪无噍类,左念之,岂不犹心悸也?渠即愤而思逞,岂能冒訇磕者之〈疒多〉,而飞渡此长江哉?即令渡而抵城,彼来者巨舰也,乘其继而蹙杀之,尽为流尸矣。是役也,吾真可以封!”曰广曰:“如震惊宫阙,涂毒生灵何!固知吾子能,家之多难,未堪横出一枝耳。脱外接(两)(?)而内寻戈,斯亦卢兔相持,自献于田父者矣!”自是士英辄向人言:“新建公奈何以左镇恫喝我也!”
亡几,御史黄澍自楚至矣;有旨召对,而难端忽发。先是吏都侍郎吕大器疏抨士英奸贪雄诈,心事等温懿操莽。士英疏辨,旨慰问。及朝参,方思廷辱大器,鼻息拂然,而御史黄澍叩贺礼竣,即呼奏:“臣今舆榇来,矢以死击奸贼。”上问为谁,澍曰:“马士英也!士英从荷戈擢凤督,受先帝殊恩。及先帝围困,此贼拥兵坐视,河干之不一望焉,忍心无人臣礼至此,天下之恶,一也。既不忠于先帝,谊岂忠于皇上哉?且凤泗祖陵,千万世发祥根本重地也;祖制特命督臣建牙,正为今日。今士英闻警而抱头窜矣,将毋送祖宗藏玉,惟贼之蹂躏乎?曾不若细民之家,苟有一坏土,付细仆宁之,缓急犹相保也。祖宗在天之灵,实怨且恫深矣。士英身为不忠之乱贼,并陷皇上为不孝之子孙,万死有余戮!”
是日,闻御史言,群臣无不洒然易容倾听。澍则且奏,且泣,且骂,搏颡不休,涕下纵横覆面。上亦面赤,熟视良久,语阁臣曰:“御史言是!前来,试为再奏!”澍言:“士英不学无术,非宰相才。既雅负知兵,王室而多故矣,疆场之役,胡不戮力焉?皇上天之所启,士英妄贪天功,窜身政本,乃惟贿是闻,真怀奸败类之尤,王法所必诛,下士所羞伍者也。新朝具瞻,犹关风听,奈何令此小人尘点日月?使四方闻之,轻朝廷无人矣!臣姑摘其凤督赃私陈之:受武弁某某赇若干,婪文官及乡绅某某赇若干……”语未既,而何突出跪奏:“黄御史所列秽状皆实!臣奉差在楚,可为左证!”因戟手指天,顾士英而唾。监臣韩赞周斥之曰:“公论在外庭,内官无廷辱阁臣理,汝何为者厂是日,士英卒惶急无以应,气索声嘶,叩头乞罢而已。
亡何,澍过曰广所,曰广曰:“公昨庭奏侃侃然,得毋造次?夫贵阳未可动也,渠定策而有内援。”澍曰:“若然,奈何?其人非德类也,不可与图事,且左镇见水火焉。”曰广曰:“宰相待罪,古之制也。若夫将官逐阁臣,此岂盛德事?而左冒行之,脱朝廷之难割恩也,君臣从此郄矣。即令胁而勉从,其功庸可居乎?鬻拳兵谏,自纳于刑矣;李怀光、卢杞之胡不闻焉?怀光暴扬之表为杞宿奸,犯天下垒久矣。又奉天之功,于唐再造,然且万有余丧也。今左镇诚乃心王室,然未见殊勋;贵阳柄政,又席未爰。自古将相调和,国之福也。幸为左镇言,麟阁席地,吾实心奉之。国之安危,在此一举,毋轻动也。”
越日,澍以左书致御史郑友玄转示曰广,书言:“贵阳已兼四镇有之,今又据司马堂,将来杀我疆臣,此君侧奸贼,矢必(逐)(原本作“遂”,今依丈意改正)之!”曰广寄语黄御史:“左疏来,必力寝!”次日,曰广讼言于阁,高弘图曰:“置之!不忆恫喝之说乎?无益也!”曰广曰:“性无欺也,且惧及焉。”士英至,曰广卒述之,士英默笑而巳。其后颇用阮大铖言,多赍金珠美女结左欢。然郄已深,左终疑且厌薄之。乙酉春,左移檄以清君侧为名,称兵犯顺,士英疑出曰广、史可法嗾,两人几不测。夏五,清兵来,亦称伐马阮罪,兵渡江。士英逃,旋以降磔。
旧史氏曰:“予记事至此,未尝不仰天号泣,为之三叹息也!易称:‘覆饣束负乘’,岂不犹彰明哉?夫谋国一不慎,而蹉跌至此!嗟嗟!彼一身固不足恤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类书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