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太子提兵退蕃军
太子提兵退蕃军
却说蕃王哥里天儿升殿,左班文臣毛搭海、李一云,右班将军剑开破兀术、顺清。众文武山呼毕,传表官报说:“蕃卒回翰。”蕃王宣进。蕃卒奏说哥阁国太子射透铜鼓,斩使命事。蕃王大怒,传旨即出动蕃兵五万,差毛搭海押兵,剑开破兀术为先锋,顺情为副将,各赐御酒三杯,谢恩出朝,一直望哥阁国发进不题。
却说哥阁国王年六十有一,见太子有能,大宴群臣,禅位与太子,太子百拜即位,年才一十三岁,将为定大元年。众臣朝见,太子设宴,共乐太平。未有三个月,一日太子升殿,传表官奏曰:“今有西蕃哥里天儿,用毛搭海押兵,统蕃兵五万,杀到俺国。”
太子闻奏大怒,即令保驾将军赵士能力总兵,马孟明为先锋,李士级为副将,与蕃军对敌。赵士能谢恩出朝,统兵来到剑关下寨。次日平明,两军对阵,蕃将兀术出马,南军孟明出马。二人大战,马孟明大败,走入关内。
次日赵士能亲自督大军出战下关。蕃将毛搭海亦押兵出。自辰至未,南军大战蕃将不过,大败走入关中,紧闭不敢出战。即差人持表奏知定大王。大王接得表章大怒,欲自出征。众臣奏说不可。定大王曰:“朕若不去,何以计之?”众臣奏曰:“朝中未有主将,望我王可出一榜文,倘招得一员上将,何愁战蕃将不退。”定王依奏,即出了皇榜。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