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五 蔡
历史来源
「蔡」源出 ;
出自姬姓,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 十一世纪武王克纣以后,周文王第五子叔度分封于蔡国(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称为 蔡叔度。武王死后,蔡叔度参与武庚叛乱,事败被放逐。叔度之子胡,率德驯善,周公旦举荐为鲁国卿士,后又复封于蔡,称为蔡仲胡。至蔡平侯时,迁于新蔡,昭侯迁于州来(寿州)。春秋后相承二十六世,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蔡」为氏。南北朝时,后周赐蔡氏改姓大利稽(鲜卑族复姓), 至隋代复旧。
家族名人
蔡伦
东汉桂阳人,字敬仲,颇有才学。汉和时为中常侍。和帝时为中常侍。据说他利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制造纸张,称为蔡侯纸。后因事下狱,自杀身亡。
蔡邕(132~192)
字伯喈,东汉陈留人。博学,工辞章,天文、术数、书画、琴艺皆精,创飞白书,熹平四年,奏定六经文字,以隶书四十六碑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后董卓专政,累迁为左中郎将,故亦称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着有独断、蔡中郎集。
蔡锷(1882~1916)
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毕业。辛亥革命时为云南都督,后解兵权,居住京师,袁世凯称帝时,潜赴云南,首先起兵宣布独立,称护国军,各省响应,袁氏之谋遂败。黎元洪继任总统,任蔡锷为四川省督军,兼民政长,后因病殁于日本东京。编有曾胡治兵语录。后人辑其作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地望分布
河南兰考县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鬼谷子
- 墨子
- 梦溪笔谈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