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六年
【原文】
【经】
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夏四月。
秋八月,螽。
冬,十月。
【传】
六年春,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
夏,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
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晋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周书》曰:‘殪戎殷。’此类之谓也。”
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
楚人伐郑,取成而还。
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插图]之《离》[插图],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
【翻译】
【经】
六年春季,晋国赵盾、卫国的孙免率兵入侵陈国。
夏季四月,无事。
秋季八月,有螽。
冬季十月,无事。
【传】
六年春季,晋国、卫国入侵陈国,这是由于陈国偏向楚国的缘故。
夏季,周定王派遣子服到齐国求娶齐女为王后。
秋季,赤狄进攻晋国,包围了怀地和邢丘。晋成公打算反攻。中行桓子说:“让他危害他自己的百姓,以使他恶贯满盈,到时候大概就可以歼灭了。《周书》说:‘歼灭大国殷朝’,说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情。”
冬季,周卿士召桓公到齐国迎接王后。
楚国攻打郑国,讲和以后就回去了。
郑国的公子曼满对王子伯廖说,他想要做卿。伯廖告诉别人说:“没有德行而又贪婪,他是应在《周易》《丰》卦变成《离》卦这样的卦象上,不会超过三年,必然灭亡。”隔了一年,郑国人杀死了公子曼满。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