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二十五 治卒大腹水病方
治卒大腹水病方
水病之初,先目上肿起如老蚕,色侠头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节声,此其候也,不即治须臾,身体稍肿,肚尽胀,按之随手起,则病已成,犹可为治,此皆从虚损大病,或下痢后,妇人产后,饮水不即消,三焦受病,小便不利,乃相结渐渐生聚,遂流诸经络故也,治之方。
葶苈一升,熬捣之于臼上,割生雄?鸡,合血共头,共捣万杵,服如梧子五丸,稍加至十丸,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鲤鱼佳也。
又方,防风,甘草,葶苈各二两,捣,苦酒和丸,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常服之。取消平乃止。
又方,雄黄六分,麝香三分,甘遂,芫花,人参各二分,捣蜜和丸,服如豆大二丸,加至四丸,即瘥。
又方,但以春酒五升,渍葶苈子二升,隔宿稍服一合,小盒饭利。
又方,葶苈一两,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立瘥。
又方,胡洽水银丸,大治水肿,利小便,姚同,葶苈,椒目各一升,芒硝六两,水银十两,水煮水银三日三夜,乃以合捣六万杵。自相和丸,服如大豆丸,日三服,日增一丸,至十丸,更从一起,瘥后,食牛羊肉自补,稍稍饮之。
又方,多取柯枝皮,锉,浓煮,煎令可丸服。如梧子大三丸。须臾,又一服,当下水后,将服三丸,日三服,此树一名木奴,南人用作船。
又方,真苏合香,水银,白粉等分。蜜丸服,如大豆二丸,日三,当下水,节饮好自养,无苏合,可阙之也。
又方,取草麻绳熟者二十枚,去皮,研之,水解得三合日一服,至日中许,当吐下,诸水汁结裹。若不尽,三日后更服三十枚,犹未尽,更复作,瘥后,节饮及咸物等。
又方,小豆一升,白鸡一头,治如食法,以水三斗,煮熟食滓,饮汁,稍相令尽。
又方,取青雄鸭,以水五升,煮取饮汁一升,稍稍饮,令尽,浓覆之,取汗佳。
又方,取胡燕卵中黄,顿吞十枚。
又方,取蛤蝼炙令熟,日食十个。
又方,若唯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虫,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为度。勿饮酒,佳。
又方,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更复取水蛊,若汤研麻子汁饮之。
又方,慈弥草三十斤,子三石,煮取一石,去滓,更汤上煎,令可丸服。如皂荚子三九至五六丸,水随小便去。即饮糜粥养之。
又方,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又方,鼠尾草,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以粉和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
肿满者,白椹树白皮一握,水二升,煮取五合,白槟榔大者二枚,末之。纳更煎三五沸,汤成,下少许红雪,服之。
又将服牛溺,商陆,羊肉?,及香柔煎等。在肿满条中,其十水丸诸大方在别卷,若止皮肤水,腹内未有者,服诸发汗药,得汗便瘥。然慎护风寒为急,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孔合须腹减乃止。
附方李绛《兵部手集》方,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复脉恶,亦主之。
大戟,当归,橘皮各一大两,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勿怪至重,不过,再服,便瘥,禁毒食一年,水下后更服,永不作,此方出张尚客。
《外台秘要》,治水气。
商陆根白者去皮,切如小豆许一大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已上烂,即取粟米一大盏,煮成粥,仍空心服,若一日两度服,即恐利多,每日服一顿即微利,不得杂食。
又疗水病肿。
鲤鱼一头,极大者去头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大升,和鱼肉煮,可取二升,已上汁生布绞。去滓,顿服尽。如不能尽,分为二服,后服温令暖,服讫当下利,利尽即瘥。
又方,卒患肿满,曾有人忽脚?肿,渐上至膝,足不可践地。至大水头面,遍身大肿胀满,苦瓠白瓤实,捻如大豆粒,以面裹,煮一沸。空心服七枚,至午当出水一斗,三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内慎口味也。苦瓠须好者,无?翳细理妍净者,不尔有毒不用。
《圣惠方》,治十种水不瘥垂死。
用?肉半斤,切,粳米三合,水三升,葱椒姜豉作粥食之。
又方,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
以蝼蛄五枚,干为末,食前汤调半钱匕至一钱,小便通效。
《食医心镜》,治十种水病,不瘥,垂死。
青头鸭一只,治如食法,细切,和米并五味,煮令极熟作粥,空腹食之。
又方,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
白鸭一只,去毛肠洗馈,饭半升,以饭,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法蒸,候熟,食之。
杨氏《产乳》,疗身体肿满,水气急,卧不得。
郁李仁一大合,捣为末,和麦面搜作饼子,与吃入口,即大便通利气,便瘥。
《梅师方》,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
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又方,治水肿小便涩。
黄牛尿,饮一升,日至夜,小便利,瘥,勿食盐。
又方,治心下有水。
白术三两,泽泻五两,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服。
《千金翼》,治小便不利,膀胱水气流滞。
以浮萍日干,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良。
《经验方》,河东裴氏传经效治水肿及暴肿。
葶苈三两,杵六千下,令如泥,即下汉防己末四两,取绿头鸭,就药臼中截头,沥血于臼中,血尽,和鸭头更捣五千下,丸如梧桐子,患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稍可者五丸,频服五日止,此药利小便,有效如神。
《韦宙独行方》,疗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
用赤小豆一斗,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以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亦愈。
李绛《兵部手集》方,亦着此法,云曾得效。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