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闺智部·洗氏
【原文】
原文
高凉洗氏,世为蛮酋,部落十余万家。有女,多筹略,罗州刺史冯融聘以为子宝妇。融虽世为方伯,非其土人,号令不行。洗氏约束本宗,使从民礼;参决词讼,犯者虽亲不赦。由是冯氏得行其政。高州刺史李迁仕遣使召宝,宝欲往,洗氏止之曰:“刺史被召援台,时台城被围。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召君,此必欲质君以发君之兵也!愿且勿往,以观其变。”数日,迁仕果反,遣主帅杜平虏将兵逼南康。陈霸先使周文育击之,洗氏谓宝曰:“平虏今与官军相拒,势不得还;迁仕在州,无能为也,君若自往,必有战斗,宜遣使卑词厚礼,告之曰:‘身未敢出,欲遣妇参。’彼必喜而无备,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昌言输赕,得至栅下,破之必矣。”宝从之,迁仕果不设备,洗氏袭击,破走之。与霸先会于灨石,还谓宝曰:“陈都督非常人也,甚得众心,必能平贼,宜厚资之。”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粤,数州宴然,共奉夫人为“圣母”。
南北朝时期,高凉的洗氏,世代都是蛮人的酋长,部落有十万多家。洗氏有个女儿足智多谋,罗州刺史冯融为儿子冯宝求亲,娶该女为媳妇。冯融虽然世为刺史,但是不是当地人,他的号令在当地无人听从。洗氏入门之后首先做的就是约束本族的族人,使他们遵守当地的风俗;遇到诉讼,虽然亲人犯法也不宽恕。从此以后冯氏就能顺利地推行政务了。高州刺史李迁仕派使者召请冯宝前往高州。冯宝正要前去,洗氏阻止说:“当初台城被围困的时候,朝廷征召李刺史去救援,李刺史却称病不肯去。现在他铸造兵器、聚集兵众,如今又召你去,这一定是想要扣押你做人质,好要挟你发兵帮助他。先不要去,等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几天之后,李迁仕果然叛乱,并且派手下大将杜平虏率领军队进逼南康。陈霸先派周文育迎战。洗氏对冯宝说:“杜平虏迎战官兵,一时间不会回到高州,而李迁仕在高州也没有办法救援杜平虏。如果是夫君率军而去,李迁仕必定会和夫君交战,夫君不如派人带上厚礼,言辞谦卑地对李迁仕说:‘我不敢自己率兵,只好请妻子代替我前往。’他听后一定会非常高兴,松懈了防备,到那时我再率领一千多人徒步担着杂物,声称献礼赎罪,等到达他营前的时候再发动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将他击败。”冯宝按照妻子所说的去做,李迁仕果然放松了防备,遭受洗氏的突然袭击之后逃跑了。洗氏和陈霸先在灨石相遇,回家之后对冯宝说:“陈都督器宇非凡又深得人心,一定能平定乱贼,我们应当全力支持他。”冯宝死后岭南地区发生大乱,洗氏全力安抚百粤各族,数州又恢复了平静,百姓们共同尊奉洗氏为圣母。
隋文帝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叛,夫人遣长史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上置讷于法,敕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所至皆降。及卒,谥“诚敬夫人”。
隋文帝时期,番州总管赵讷贪财暴虐,部族纷纷起义反叛。洗夫人请长史上书文帝,建议要安抚部族,并且列举了赵讷的罪状。文帝将赵讷治罪之后,特地让夫人招抚宣慰逃亡或者叛变的部族,夫人亲自用车盛载着天子的诏书,亲自担任朝廷使者,遍访了十多个州,宣扬文帝安抚部族的圣德,所到的州郡,土人都纷纷归顺。她死以后,谥号为“诚敬夫人”。
〔评〕智勇具足,女中大将。
(评译)洗氏智勇双全,堪称女中豪杰。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