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捷智部·张咏 徐达
【原文】
原文
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乖崖亦下马,东北望而三呼,复揽辔而行。众不敢讙。(边批:石敬瑭斩三十余人犹不止,泳乃不劳而定。)
宋朝的张咏戍守成都的时候,战乱刚刚平定,人常有反叛之心。一天举行校阅,张咏刚刚出现,军士们立即大声鼓噪,再三呼叫万岁,张咏立即下马面向东北高呼三声“皇上万岁”,然后上马继续校阅。军士们见此举动,不敢再喧哗。(边批:石敬瑭遇到类似情况斩杀三十余人还不能制止,张咏没费劲就平息了事变)
上尝召徐中山王饮,迨夜,强之醉。醉甚,命内侍送旧内宿焉。旧内,上为吴王时所居也。中夜,王酒醒,问宿何地,内侍曰:“旧内也。”即起,趋丹陛下,北面再拜,三叩头乃出。上闻之,大说。
一次明太祖召徐达饮酒,喝到了夜晚还不停地灌徐达酒。徐达喝得大醉,太祖命令内侍把徐达送到旧内休息。旧内是太祖为吴王的时候所居住的宫殿,半夜徐达酒醒后,问内侍这是什么地方?内侍回答说:“是旧内。”徐达立即起身,跪在台阶上朝北拜跪,三叩首之后才离开了。太祖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十分高兴。
〔评〕乖崖三呼,而军哗顿息;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
(评译)张咏高呼三声万岁,平息了军士们急躁反叛的情绪;徐达三叩首,坚定了太祖对他的信任。这两个人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日后对自己影响甚大的决定。看这两个人的行为,难道仅仅是行事谨慎而已吗?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