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掐心经,二掐劳宫,推上三关,发热出汗用之。如汗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之,手心微汗出,乃止。
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
掐大肠,倒推入虎口,止水泻痢疾,肚膨胀用之。红痢补肾水,白多推三关。
掐肺经,二掐离宫起至干宫止,当中轻,两头重,咳嗽化痰,昏迷呕吐用之。
掐肾经,二掐小横纹,退六腑,治大便不通,小便赤色涩滞,肚作膨胀,气急,人事昏迷,粪黄者,退凉用之。
推四横纹,和上下之气血,人事瘦弱,奶乳不思,手足常掣,头偏左右,肠胃湿热,眼目翻白者用之。
掐总筋,过天河水,能清心经,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常掣,去三焦六腑五心潮热病。
运水入土,因水盛土枯,五谷不化用之。运土入水,脾土太旺,水火不能即济用之。如儿眼红能食,则是火燥土也。宜运水入土,土润而火自克矣。若口干,眼翻白,小便赤涩,则是土盛水枯,运土入水,以使之平也。
掐小天心,天吊惊风,眼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用之。
分阴阳,止泄泻痢疾,遍身寒热往来,肚膨呕逆用之。
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
运五经,动五脏之气,肚胀,上下气血不和,四肢掣,寒热往来,去风除腹响。
揉板门,除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用之。
揉劳宫,动心中之火热,发汗用之,不可轻动。
推横门向板门,止呕吐;板门推向横门,止泻。如喉中响,大指掐之。
总位者,诸经之祖,诸症掐效。嗽甚,掐中指一节。痰多,掐手背一节。手指甲筋之余,掐内止吐,掐外止泻。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