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韩三·公仲使韩珉之秦求武隧
公仲使韩珉之秦求武隧,而恐楚之怒也。唐客谓公仲曰:“韩之事秦也,且以求武隧也,非弊邑之所憎也。韩已得武隧,其形乃可以善楚。臣愿有言,而不敢为楚计。今韩之父兄得众者毋相。韩不能独立,势必不善楚。王曰:‘吾欲以国辅韩珉而相之可乎?父兄恶珉,珉必以国保楚。”公仲说。士唐客于诸公,而使之主韩、楚之事。
公仲朋派韩珉去秦国要武隧,又担心楚国恼怒。唐客对公仲说:“韩国侍奉秦国,是准备要回武隧,这不是敝国所憎恨的。韩国得到武隧后,那样的形势下才可以亲近楚国。我愿意说几句,并不敢为楚国打算。观在韩国的父兄,得到众人支持的没有做相国,韩国不能独立,势必不会亲近楚国。楚王曾说:‘我想用全国的力量帮助韩珉做相国,可以吗?韩国父兄厌恶韩珉,韩珉一定会让韩国维护楚国。”公仲朋听了很高兴,就向大臣们推荐唐客做官,让他掌管韩、楚两国之间的事务。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史记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