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韩一·秦攻陉山
秦攻陉山,韩使人驰南阳之地。秦已驰,又攻陉,韩因割南阳之地。秦受地,又攻陉。陈轸谓秦王曰:“国形不便故驰,交不亲故割。今割矣而交不亲,驰矣而兵不止,臣恐山东之无以驰割事王者矣。且王求百金于三川而不可得,求千金于韩,一旦而具。今王攻韩,是绝上交而固私府也,窃为王弗取也。”
秦国进攻陉地,韩让军队从南阳退却。秦军已经攻进了南阳,又攻打陉地,韩国于是割让了南阳的土地。秦国接受了土地,又继续攻打陉地。陈轸对秦王说:“韩国形势不利所以退却,与秦国邦交不亲善所以割让土地。现在割让了土地而邦交恶化,韩国退却了秦国的军队却没有停止进攻,臣下恐怕山东六国不会再有退却和割让的举动来侍奉大王的了。况且大王在三川求取百金却没有得到,而在韩国求取千金,一朝便得到了。观在大王继续攻打韩邑,这是断绝了重要的邦交并限制了府库的财路啊,臣私下认为大王的做法不可取。”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