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魏一·楚许魏六城
楚许魏六城,与之伐齐而存燕。张仪欲败之,谓魏王曰:“齐畏三国之合也,必反燕地以下楚,楚、赵必听之,而不与魏六城。是王失谋于楚、赵,而树怨于齐、秦也。齐遂伐赵,取乘丘,收侵地,虚、顿丘危。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王之所得者,新观也。而道涂宋、卫为制,事败为赵驱,事成功县宋、卫。”魏王弗听也。
楚国答应给魏国六座城邑,同它一起攻打弃国保存燕国。张仪要破坏这件事,对魏王说:“齐国害怕三国的联合,一定退还燕国土地来表示屈服楚国,楚国一定会听从齐国,因而不会给魏国六座城邑。这是大王失策于楚国,而又同齐国、秦国结仇。齐国于是会攻打赵国,攻下乘丘,收复被侵占的土地,虚、顿丘就危险了。楚国攻取南阳九夷,进入沛地,许、鄢陵就危险了。大王所能得到的,只有新观了。而去往新观的道路上又要受到宋国、卫国的挟制,伐齐的事失败了,就要被赵国所驱遗,伐齐的事成功了,能否得到新观全系于宋国、卫国。”魏王没有听从。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