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楚四·或谓楚王
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夫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大名。无所寇艾,不足以横世。夫秦捐德绝命之日久矣,而天下不知。今夫横人嚂口利机,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
有人对楚考烈王说;“臣下听说主张合纵的人想要联合天下诸侯来朝见大王,臣下希望大王听听我的看法。在委屈的环境里伸张正义,在患难中奋进有所建树,这是勇敢者义不容辞的事。预见到祸患能把它转变为福事,控制少数能把它变成多数,这是聪明人管理事情的办法。反反复复地变化,屈伸祸福相反不已,都在无声无息地演进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能驾驭它。祸与福相通,生与死为邻,不专一于致死,不专一于求生,就不能获得大的名声。没有经过贼寇的侵犯,就不能无敌于天下。秦国抛弃道德违背天命的时间很长了,可是天下人并不知道。如今主张连横的人巧言利舌,向上求得君主的欢心,向下加倍谋取百姓的利益,表面为公家谋划,实际暗中私自取利,因此使得国家的政权像鸿毛一样轻,而积累的祸患像丘山一样高。”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