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祖孙父子
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什么叫做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什么称为九族?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家族的始祖称鼻祖,远代的孙子叫耳孙。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父子创业由儿子继承叫做肯构肯堂;父子都有贤名叫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祖父又称作王父,父亲也可称为严君。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父母都健在称做椿萱并茂;子孙都发达,譬如芝兰桂树先后散发芬芳谓之兰桂腾芳。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子肖其父,桥树高而上仰,好似做父亲的尊严,梓木低而下俯,如同做儿子的卑恭。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公公婆婆;顺从父母的心意,得到父母的赞许,才称得上尽了为人子的本分。
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掩饰父亲的过失叫做干蛊,养育别人生的儿子叫做螟蛉。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赞羡孙权的话;生子须如李亚子,这是朱温感慨自己儿子不如李存勖的话。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用菽水来博取尊亲的欢喜,让老人颐养天年,这是贫穷人家奉养父母的天伦之乐。训以义方,父亲应当教育子女做人的法则规矩,这是贤父爱护儿子的心意。
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绍箕裘是说继承父辈的事业,才能够昌盛后嗣,把先辈的事业发扬光大,方不辱父母的声名。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
具庆下是父母都健在的代称;重庆下是祖父母及父母皆在堂的意思。
燕翼贻谋,乃称裕后之祖;克绳祖武,是称象贤之孙。
善为子孙计谋,称为燕翼;能继承先贤的子孙叫做象贤。
称人有令子,曰鳞趾呈祥;称宦有贤郎,曰凤毛济美。
夸奖别人有佳儿称为麟趾呈祥,如同麒麟有趾,显出他仁厚的祥瑞;赞扬官宦有贤郎称为凤毛济美,家中有了佳儿,好像凤凰的羽毛,可以助文彩的华美。
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何在。
杨广杀了自己的父亲而登上皇位,他的天性何在?易牙烹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 ,他的人心何在?
分甘以娱目,王羲之弄孙自乐;问安惟点颔,郭子仪厥孙最多。
王羲之牵子抱孙,每有美味食品,都分给儿孙们吃,常享天伦之乐;郭子仪孙子众多不能尽识,每次问安只能点头示意。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为了教育儿子,柳仲郢的母亲和熊胆为丸,使仲郢夜嚼以佐勤苦,她的贤德于此可见。
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为使双亲愉悦,老莱子七十多岁了,还穿着五彩衣服做婴儿状,他的孝心实在可感。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毛义捧着仕官的公文而高兴,为的是使母亲快乐;韩伯俞受了杖责忽然哭泣,这是因为母亲年老体衰,打在身上不觉得痛。
爱无差等,曰兄子如邻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慈母盼儿归来,有时站在门口有时站在巷口张望等候;游子思念亲人,屡屡登山眺望故乡。
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家中的长男才能主管祭祀的礼器,家中有了佳儿,才能承继祖先的事业。
子光前曰充闾,子过父曰跨灶。
父亲望他的儿子光宗耀祖可以称为充闾;儿子的才能胜过他的父亲称为跨灶。
宁馨英畏,皆是羡人之儿;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宁馨、英畏都是用来称羡别人的儿子超凡脱俗;国器、掌珠都是用来赞美别人的儿子才能卓著极受钟爱。
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之绵绵。
最可爱的是子孙众多,好像螽斯一样,团团集聚在一起。赞美子孙昌盛繁衍,好像瓜瓞一样绵绵滋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