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豫卦
豫:利建侯,行师。
豫卦:有利于一个国家政权的建设,利于出兵作战。
初六:鸣豫,凶。
初六:过于得意忘形,将得凶兆。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二:在石头中间,难于维持到一日的终了,坚持下去吉利。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六三:思想迟钝糊涂足以让人后悔;行动缓慢不定,更使人后悔莫及。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九四:听任享乐而有缘由,自然会大有收获,这说明志向得到了充分的推行,如愿以偿。
六五:贞疾,恒不死。
六五:守持正固防备疾病,必将长久康健不致灭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上六:昏昧不明地沉迷于喜乐,养成的恶习有所改变,没有灾难。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