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内篇·篇四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
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
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彊恶之;左右所求,法则予,非法则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今臣谨更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贵彊,而贵彊说;左右所求言诺,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是以三邪誉乎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
景公知晏子贤,迺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