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初检
告状切不可信,须是详细检验,务要从实。
有可任公吏使之察访,或有非理等说,且听来报,自更裁度。
戒左右人,不得鲁莽。
初检,不得称尸首坏烂不任检验,并须指定要害致死之因。
凡初检时,如体问得是争斗分明,虽经多日,亦不得定作无凭检验,招上司问难。须仔细定当痕损致命去处。若委是经日久变动,方称尸首不任摆拨。
初检尸有无伤损讫,就验处,衬簟尸首在物上,复以物盖。候毕,周遭用灰印,记有若干枚,交与守尸弓手、耆正副、邻人看守,责状附案,交与覆检,免至被人残害伤损尸首也。若是疑难检验,仍不得远去,防覆检异同。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