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李謩
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人神。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时轻云蒙笼,微风拂浪,波澜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如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
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
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独孤曰:“公试吹《涼州》。”
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
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
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
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乃换之,曰:“此至人破,必裂,得无吝惜否?”
李生曰:“不敢。”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明日,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
- 推荐作品:
- 子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