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罗成托梦示娇妻 秦王遇赦访将士
罗成托梦示娇妻 秦王遇赦访将士
当下罗成被乱箭射死在淤泥河内,就像个柴把子一般,一点灵魂,竟往山东来见妻子。是夜罗夫人抱若三岁孩子罗通,睡在牀上,时交三更,看见罗成满身鲜血,周围插箭,上前叫道:“我的妻呀!我因探望秦王,被建成、元吉设计相害,逼我追赶刘黑闼,中了苏定方奸计,射死淤泥河内。妻呵,你好生看管孩儿,我去也!”罗夫人惊醒,却是南柯一梦。次日,夫人将此梦说与太太知道,太太大惊,连忙说与秦叔宝、程咬金知道,都各各惊疑此梦不祥。按下不表。
再说刘黑闼射死罗成,也不取首级,又统兵来攻紫金关。那罗春见人马去了,因来寻觅主人,寻至淤泥河内,见了主人尸首,放声大哭,便问乡民寻扇板门,放在河上面,然后将身困倒,用手向下去一扯,就将罗成的尸首,扯了起来,身体乱箭,即一一拔出。罗春身边却有银两,就买了一口棺木,盛殓主人,做了孝子,一路扶棺回来。行到山东,先往家中报信。一进门,看见老太太、夫人,叫道:“不好了,老爷没了!”老太太道:“怎么讲?”罗春道:“老爷没了,棺木即刻就到。”老太太与夫人听了这话,一齐大哭,晕倒在地。罗春连忙叫道:“太太、夫人苏醒。”叫了数声,婆媳二人,慢慢醒了过来。此时外面棺木已到,停在中堂,婆媳二人,哭得伤心惨目。
此时程咬金闻知,走来大哭,罗春遂把二王相害的始末,细说一遍,咬金说:“老伯母与弟媳,不必悲伤。自古道:‘既死不能复生。’如今主公禁在天牢,我们又走散了,少不得几处反王杀来。这两个奸王,少不得死在眼前了。那时若再来寻我们,待我做程咬金的,啐也啐他十七八啐。你太平时节,将我们打发回家,自耕自种,反乱之际,又要来寻我们,今日不管你唐家事了!”话未完,忽见家将来报道:“程爷不好了!秦爷闻罗爷消息,大哭一声,就死了。”咬金听了,连忙走来看叔宝。只见他老小惊慌,幸亏咬金叫了数声,叔宝方才醒来,口叫:“罗贤弟,都是我害了你也!”便哭个不住。就与罗成开丧,请僧做道场追荐,不表。
再说刘黑闼杀到了关下,奋勇攻打,军士飞报进关,二王大惊,忙问马伯良道:“罗成被他射死,贼兵又来,如何是好?”马伯良道:“事急矣!为今之计,千岁爷可再往长安求救,臣在此依旧守关,须要速去速来。如若迟延日期,失了紫金关,不干臣事。”建成、元吉见此关难保,只得且回长安,遂离了紫金关,来到长安,朝见父王,言:“罗成阵亡,明州兵凶勇,紫金关危在顷刻,望父王再遣能战将官,前去救应。”高祖大惊,便问群臣计将安出?只见兵部尚书刘文静出班奏道:“陛下,我国人才空虚,难以交兵,为今之计,可赦出秦王,往山东寻访秦琼前来,方可退得。刘黑闼目下在紫金关,无人救护,臣虽不才,愿统雄兵救应。”高祖闻言大喜道:“依卿所奏。”即下旨赦秦王之罪,速往山东,寻访秦恩公到来,将功折罪。
秦王从天牢出来,进朝奏道:“臣儿不敢前去。”高祖便问何故。这秦王道:“臣儿一人往山东,秦琼若肯来,实为万幸。万一不肯来,岂非徒然?”元吉道:“秦琼不来,可叫尉迟恭来,亦可战退贼兵矣。”秦王道:“贤弟差矣,你还要提尉迟恭怎的?他往日在御果园救驾,有了这样功劳,不能封妻荫子,反革他的官职,受你披麻拷之苦。今日他还肯来帮助么?”
高祖道:“昔日都是这两个畜生,起妒忌之心,将众人散去。如今秦琼、尉迟恭,不是不肯来,只怕两个畜生又要算计他。朕今降旨一道,着秦王将秦琼、尉迟恭与其余众将,招抚回来,官还原职。敕赐秦琼、尉迟恭锏鞭,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不论王亲国戚,先打后奏。这两个畜生,就不敢算计了!”秦王大喜,又奏道:“今有徐绩在午门候旨。”高祖道:“宣进来。”原来徐茂公算定这事?可成,故使刘文静奏赦秦王,秦王上奏高祖,敕封二将,方好制伏两奸王。那时茂公宣至金阶,朝见毕,高祖即着茂公同秦王往请秦琼、尉迟恭,并寻众将回来。秦王领旨,同茂公带了五百兵,向山东进发。及到山东,徐茂公令人马扎在幽僻之处,与秦王换了便服,步行而来。行到秦琼门首,咬金看见茂公,就问戌公一向躲在那里,如今到此何干。茂公道:“同主公特来访你。”咬金出见秦王,大喜,请到里面去坐。未知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