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卷下·黍米〈寒〉
(一)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两度愈。〔嘉〕
(二)谨按∶性寒,有少毒。不堪久服,昏五脏,令人好睡。仙家重此。作酒最胜余米。
(三)又,烧为灰,和油涂杖疮,不作KT ,止痛。〔嘉〕
(四)不得与小儿食之,令儿不能行。若与小猫、犬食之,其脚便 曲,行不正。缓人筋骨,绝血脉。〔心·嘉〕
(五)合葵菜食之,成痼疾。于黍米中藏干脯通。《食禁》云∶牛肉不得和黍米、白酒食之,必生寸白虫。〔证〕
(六)黍之茎穗∶人家用作提拂,以将扫地。食苦瓠毒,煮汁饮之即止。〔证〕
(七)又,破提扫煮取汁,浴之去浮肿。〔证〕
(八)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