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 卷上·干枣〈温〉
(一)主补津液,养脾气,强志。三年陈者核中仁∶主恶气、卒疰忤。〔心·嘉〕
(二)又,疗耳聋、鼻塞,不闻音声、香臭者∶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颗,去皮。二味和捣,绵裹塞耳鼻。日一度易,三十余日闻声及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之。〔嘉〕
(三)又方,巴豆十粒,去壳生用。松脂同捣,绵裹塞耳。〔嘉〕
(四)又云,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嘉〕
(五)生者食之过多,令人腹胀。蒸煮食之,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青州,次蒲州者好。诸处不堪入药。〔心·嘉〕
(六)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嘉〕
(七)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香身,并衣亦香。〔证〕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