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十六 商书·西伯戡黎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
殷商开始责怪周国的时候,是在周人凌驾黎国之时。祖伊惊恐,赶紧报告于商纣王,史官记录作成《西伯戡黎》。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周文王打败了黎国以后,祖伊十分恐慌,赶紧跑来告诉纣王。祖伊说:“天子,上天恐怕要终止我们殷商的国运了!占卜的圣人用大龟来卜,始终没有遇上吉兆,不是先王不扶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沉溺于酒色之中而自绝于先王。所以上天抛弃了我们,不让我们得到糟糠之食。大王不揣度天性,不遵循法律。如今天下百姓没有不希望国家灭亡的,他们说:‘老天为什么还不降威罚呢?’天命不再归向我们了,现在大王将要怎么办呢?”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纣王说:“哎!我的一生不有福命在天吗?”
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祖伊反驳说:“唉!您的过失太多,又懒惰懈怠,高高在上,这些上天都了解,难道还能向上天祈求福命吗?国家就要灭亡了,这从你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怎么能够不被周国消灭呢?”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仪礼
- 孟子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鬼神传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