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凡是使用涌吐的汤药,药已愈病就应停止服药,不必要服完一剂药。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症见胸中郁闷疼痛,想让人按压胸部,按后反而有痰涎唾出,腹泻一日十余次,脉象反迟,寸口脉微滑,这是实邪壅塞胸中,可用涌吐法治疗,吐后实邪得去,则腹泻就会停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宿食停滞在上脘的,应当用涌吐法治疗。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象突然现结的,这是实邪壅塞在胸中。由于实邪结于胸中,所以胸脘满闷、烦躁,想饮食却又吃不进东西,应当用吐法治疗。
- 推荐作品:
- 子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史记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法家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