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丑遥巳禄
《喜忌篇》云:辛、癸日多逢丑地,不喜官星,岁时逢子巳二宫,虚名虚利。此格只有辛丑、癸丑二日,辛以丙为官,癸以戊为官,丙戊禄在巳,惟丑能破巳,柱中多逢丑地,则丙戊之禄出,辛癸遥合得官星,忌见子绊未冲,巳字填实,不过虚名虚利而已,岁运同论。辛丑日宜生秋月,癸丑日宜生冬月,柱中金水多方合此局,再见申酉,得一合住巳字,不致贵气走出为妙。无丙丁巳午,辛日之纯粹,无戊己巳午,癸日之纯粹,再无冲绊,为人淳厚,富贵双全,略见损伤,亦主富足。若生辰戌丑未月,当以杂气取用,逢卯辰申酉亥时,亦不作此格。如辛日生丙寅、丙午、丙戌月,只以官星论,如生甲寅,以木取火,可用财官。癸日土多,以官煞论,见癸亥时,以拱禄论,生金旺月,以印绶论,生火旺月,以财星论,如生甲寅月,伤官不妨,宜行官星得地及身旺运,多贵。此格与辛亥、癸亥飞天禄马大同。经云:辛癸日合禄,平生富有余。
诗曰:辛日癸日多逢丑,名为遥巳合官星,莫言不喜官星旺,谁信官来反有成。又:辛丑癸丑二日干,丑能破巳巳藏官,丑字多见方为妙,不宜子字住中间。又:辛癸无官众丑遥,巳中丙戊禄来朝,支元喜见酉申合,入格应须贵禄饶;辛忌丙丁兼巳午,癸嫌戊己马蛇枭,子来绊丑心真懒,格局如轻福亦消。
- 推荐作品: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