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魁罡
此格有四日:庚辰、壬辰、戊戌、庚戌。辰为天罡,戌为河魁,乃阴阳绝灭之地,故名。独除甲干,以居干之首,在辰为青龙,在戊为禄堂,有吉而无凶故也。此格须叠化重逢日位,加临者众,以伏为贵。经云:魁罡聚众,发福非常,主为人性格聪明,文章振发,临事果断,秉权好杀。赋云:魁罡性严有操持,而为人聪敏是也。运行身旺,发福百端,一见财官,祸患立至,或带刑煞尤甚,倘日位独处,刑冲克制重临,必是小人,刑责不巳,穷必彻骨,运临财官旺处,主防奇祸。若月令见财官印绶,日主一位,即以财官印食取用,虽微有破败,财官印食得位,亦无大害,须斟酌提纲,当用者取之,不可拘以小节。又曰:庚戌、庚辰二日,无官星,若魁罡重叠有情,主富高于名,但见财则不成局,岁运再见财旺之乡,祸不可测。庚辰日生九月,虽辰戌相冲,运行南方,柱中有火,亦可言贵。庚戌日生三月,纵有官星印绶亦不用,盖庚用戌中火为官库,戊土为印,辰中癸水伤官,又泄庚气,不成格矣。戊戌日无财不贵,不宜见官,若魁罡重叠有情,富贵两全。壬辰日怕见财官,大喜印绶、却财与煞,岁运同。又曰:辰是水库属天罡,戌是火库属地魁,辰戌相见,为天冲地击。《子平总论》云:身值天罡地魁,衰则彻骨贫寒,强则绝伦贵显。诗曰:壬辰庚戌与庚辰,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见财官刑煞并,身行旺地贵夫伦。又:魁罡四日最为先,叠叠相逢掌大权,庚戌庚辰怕官显,戊戌壬辰畏财连。又:魁罡四柱日多同,贵气朝来在此中,日主独逢冲克重,财官显露祸无穷。按此格,俱用辰戌,独天干少异,内庚辰二日,既曰日德,又曰魁罡,论其格局,迥然不同,不必拘论。如张时佥事:庚午、丁亥、戊戌、丙辰;刘大受少卿:丁亥、癸丑、庚戌、戊寅,二命魁罡日,只取财官印是也。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