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类·卷三
◎管侍御之抗直
武进管侍御世铭,在台垣负抗直声。一日与友人酒坐,时和珅以伯爵官大学士,众誉伯揆无虚日,侍御被酒大言曰:“诸君奚为者?吾方有封事。”众皆骇愕,是夕侍御归邸舍,遽卒。见姚椿所作《管侍御唐诗选书后》,姚闻之洪稚存太史子符孙,符孙得诸太史,太史与侍御同里友善,其言当不谬(按:姚文又云:钱通副沣以劾和珅,奉上命稽察军机处,为权幸所困,衣食不豫,寒悴以死,世皆疑其被毒,惜翁独明其不然。惜翁指姬传先生也)。
◎烧车御史
和珅柄国时,其家奴多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湘乡谢侍郎振定,方巡城遇焉,捽而鞭之,火其车于衢,世称烧车御史。后二十余年,侍御子兴,以固始县令膺卓荐召见,上从容问曰:“汝即烧车御史之子乎?”不数月,特旨擢成都知府。
◎王渔洋之风骨
渔洋先生以诗鸣海内,而风骨亦自不可及。内大臣明珠之称寿也,昆山徐司寇以金笺立幅请于先生,欲得一诗侑觞。时先生未大显贵,怫然曰:“曲笔以媚权贵,君子不为也。”遂力辞之。先生殁后,门人私谥为文介,洵不愧云。见《柳南随笔》。康祺按,新城得谥出乾隆间特旨,自易名文简,而私谥无人复举矣。
◎刘文正公之直
刘文正公,当乾隆中久居相位,颇为上所倚任。公性简傲,不蹈科名积习,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风。尝有世家子任楚抚者,岁暮馈以千金,公呼其仆入,正色告曰:“汝主以世谊通问候,其名甚正,然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窭者可也。”有赀郎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也。”其人嗫嚅而退。薨时,上亲奠其宅,门闾湫隘,去舆盖然后入,上归告近臣曰:“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效法之。”
◎盛司寇
盛司寇安,满洲人,以科第洊至卿贰,颀然岳立,须眉苍然,以古大臣自命。戊辰春,孝贤纯皇后崩,时有周中丞学健、瑟制府尔臣等,以违制剃发伏诛。有锦州守金文淳者,禀命于府尹,然后剃发,事发,纯皇震怒,命立诛之。公叩首请曰:“金小臣罔识国制,且请命大僚然后剃发,情可矜恕,请上宽之。”上怒曰:“汝为金某游说耶?”公曰:“臣为司寇,尽职而已,并不识金某为若何人,如枉法干君,何以为天下平也。”上大怒,命侍卫反接公赴市曹,与金文淳同置于法。公佯然长笑,惟曰“臣负朝廷之恩”而已。后上悔悟,命近臣驰骑并金赦之,公施然叩谢如常。时市曹万目共睹,曰:“此真司寇也。”次日,上即命公入上书房,傅导诸皇子,曰:“盛安尚不畏朕,况诸皇子乎?真师保之妙选也。”
◎伍弥泰
文端伯相伍弥泰,乾隆四十八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明年七月,授东阁大学士,越二月,和珅亦以冢宰拜参知矣。世多以伍相为和珅外祖,以年辈论之似不甚符,或文端女为和珅继母耳。相传文端家有急需,公子辈贷二千金于珅,公闻之,语诸公子云:“既已向贷,退还不情。”命取田契价值相当者,署券偿归,珅力辞,使者三返,始勉受。珅之贪污,殆公所素嫉,故以之示意欤。
◎李漱芳
李侍御漱芳,四川人。巡视中城,有傅文忠公家奴栾大,恃公之权势,招徕无赖辈肆行市衢间,无人敢过而问者。公慨然曰:“傅相以忠谨传家,故能奕祀而保大。其家奴游荡,非公所能知者,不可使其风日滋,反贻累于椒房,其攸关甚巨。”乃命捕大,审得实,立登白简。纯皇大悦,立遣戍栾大,傅公罚锾有差,而擢公为给事中,以旌其直焉。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