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早有才名,21岁中举人,34岁进士及第。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两年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49岁弃官还乡,致力戏曲创作。汤显祖深受左派王学影响,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的文学,追求个性解放。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诗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列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