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孙襄
孙襄
孙襄,南直宁国宣城人。崇祯甲戌进士,官郎中,注伪户政府属。
陈扆诵
陈扆诵,山东济宁人。崇祯丁丑进士,官郎中,注伪户政府属。
徐有声
徐有声,太医院籍。崇祯庚辰特用官郎中,注伪户政府属。
李甲
李甲,北直顺德南和人。天启甲子举人,官员外,注伪户政府属。
姬琨
姬琨,陕西西安华州人。官生,官员外,注伪户政府属。
贺久邵
贺久邵,湖广长沙湘乡人。万历四十六年戊午举人,官主事,伪户政府从事。
陈联壁
陈联壁,湖广襄阳光化人。官生,官主事,伪户政府从事。
介松年
介松年,山西平阳解州人。崇祯辛未进士,官主事,原官。赌记云:亲见门贴。甲乙史云:三月二十一户,侍郎党崇雅、给事介松年、御史柳寅东,各方巾色衣,自西长安门骑马入内。盖党在通州时降,介在保定时迎降也。
别单开有:
吴篪,福建莆田人。崇祯庚辰特用,官郎中。
傅鷟祥,河南汝宁汝阳人。官生,官主事。
南廷铸,陕西西安渭南人。官生,官郎中。
郑尔圻,北直保定安肃人。官生,官郎中。
王凤林,山西平阳芮城人。官生,官员外。
李钟秀,山西平阳蒲州人。天启丁卯举人,官郎中。
王高才,陕西西安三原人。天启甲子举人,官员外。
胡之彬,河南汝宁光州人。崇祯甲戌进士,官主事。
礼部
涂原
涂原,四川夔州梁山人。崇祯辛未进士,官郎中,注伪政府属。
吴泰来
吴泰来,江西瑞州新昌人。崇祯辛未进士,官员外,伪礼政府从事。此吴甘来同胞也。
一本所生,贤不肖何相去之远也。禽跖一家,导敦同国,泾渭之分,自古为然矣。
余忠宸
余忠宸,江西南康都昌人。崇祯丁丑进士,官员外。
汤有庆
汤有庆,南直长洲人。崇祯丁丑进士,官主事。伪四川成都安县令。
张琦
张琦,南直无锡人,崇祯甲戌进士,官主事。伪四川梓潼县令,出都不一日,遇响马夺印去,索千金为赎,叩首乞怜,贼磨印角,知是铜,掷还之。
附记:张琦,甲戌项煜所取士也,为主事,积金四千两。甲申,其戚陈曰:贼信急,须藏金。琦辞以无。已而城破,俱投井中。贼入京,凡衙门诸井,悉淘汲靡遣。时琦唐中道袍道履,坐马坊草宅,击鲸诵金刚经。所携一仆、一妇、一婢,年十三四,俱匿屋后。贼至谓道人诵经,辄去。迨后婢妇登后屋探望,贼遥见,诘琦曰:汝是官儿,非道人也,岂有出家人而藏妇人者乎?遂索草中,得红袍银带及银五百两,并妇婢挈去,琦乃免,未之降贼也。此琦之歌童顾元在京亲见述此。赵玉森,家居,学前,有翰林匾,诸生击碎之。赵闭户,诸生乃去,复至琦家,时琦尚未南归,伊郎子寅服麻衣,迎诸生曰:吾父已死矣。众以琦年六十余信之,乃散。及十二月琦归,子曰:何以归为?迨明年乙酉,南都有议。大清至,乃免。
高去奢
高去奢,北直真定宁晋人。崇祯丁丑进士,官主事。
叶澍
叶澍,广西籍,江西南昌丰城人。天启丁卯举人,官司务,伪吏政府司务。
别单开有:
黄熙允,福建泉州晋江人。崇祯辛未进士,官郎中。
吴之琦,福建晋江人。崇祯丁丑进士,官主事。
兵部
张缙彦
张缙彦,字坦公,河南卫辉新乡人。崇祯辛未进士,官尚书。三月十九辰时,同太监曹化淳,开齐化、东便二门,纳贼以入朝,为太监王德化所击,须尽拔,贼亦鄙之,竟戮之。一云南归为实。
大事纪云:二十一日,内监王德化出朝,见兵部尚书张缙彦青衣待罪于皇极殿前。叱曰:汝辈误国至此,今不急殡先帝,乃复推戴新主耶?缙彦曰:此与我无干。自有主之者。德化愤极,呼从者连擦其颊,缙彦掩面垂涕。
附记:张一方、蔡元吉
张一方,大同人,善骑射,貌瘠而勇,望若饥鹰,少从曹文诏剿贼,所在有功。曹没,从豫镇陈永福守汴城,迄全。陈降贼,一方从之。及贼破京师,分营蓟遵闲,乃逸去。时张缙彦朝房自缢死复苏。自成使牛金星说降,不从,备极榜掠,乃命二贼挟之西行,遇一方于龙泉关,遂与脱身至太原。会贼将大索缙彦,一方与蔡元吉乃投伪将永福,差往河南。永福疑之,留驿符不发,及缙彦计脱,奔丰峪山,着黄冠走盘驼,地皆土黔,炙人肝而食,贼追捕甚急,忽一方与元吉俱至,遂脱于难。已而,贼捕缙彦于新乡,一方、元吉潜卫左右。八月初五日,擒府县各伪长,与缙彦入行山之吉岗。归者人,有万伪都尉黄来袭,互战不胜。一方乃潜伏林中,射杀其长贼乃遁去。时一方年三十八,从缙彦南下,至睢阳歼贼事闻,授副总兵,驻兵睢阳,疽发而死。缙彦葬之睢阳城中。
蔡元吉,怀庆人,始祖从高帝战有功,授怀庆卫指挥使。元吉薄武官不为,入弟子员,与张一方善。贼掠河北,陈永福降,元吉随永福自匿。至燕云,度紫荆、龙泉,经太原,皆与一方共之。张缙彦引而南,疏其事,授监纪推官。
右两人,本不列于从逆,予之附之者,见缙彦未尝为贼戮耳。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