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附记 野史
附记 野史
吴三桂欲倡义复仇,以众寡不敌,遂亲往大清国请兵十万,为朝廷雪耻。大清不允,三桂力恳。大清曰:明朝文武数无信义,将军欲建大功,本国何难发兵助阵,恐成功之后,不知将置身何地耳。三桂曰:桂父子受朝廷厚恩,今日为巨寇弑逆,士庶伤心,神人共愤,桂闻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家而后国,今君后俱遭惨弑,桂食君之禄,焉有坐视之理。如必计成败而后行,是有觊觎于衷也。桂今日誓死报国,虽肝脑涂地,亦所不辞,安问其他。大清主曰:将军姑退,明日再议。
明日,三桂披发挂孝,复进谒大清主,痛哭衰恳。大清主遂发兵。三桂因斩关而入,自成闻之,遣使以吴襄手书及檄文招之。檄云:大顺国王,应运龙兴,豪杰响附,唐通、祖光先等,知天命有在,四面革心,朕嘉其志,俱赐彩缎二十疋、黄金二十金、白金四十两,所将兵卒,先给四月兵粮,俟立功日,量功升赏;抗命周遇吉等,具服五刑,全家诛戮,刑赏昭然,判若白黑。尔等当审时度势,弃昏就明,身享令名,功业弈世,孰与弃身逆命,妻子戮辱,大福不再,后悔噬脐。檄到须知。三桂得书不悦,遂答书以绝交。自成复使唐通往,通见三桂曰:将军久在边关,功高汗马,岂意奸臣败事,国丧君亡,天下生灵涂炭久矣,今新主豁达宏博,网罗英豪,虽无尧舜之仁,颇有汤武之德。渴慕将军,盛望一见,即当封拜,位在诸臣之上矣。三桂佯喜曰:前日使者言之无绪,使我一时忿躁,遂致决裂如此。今家君见在羁囚,恐旦夕不保,桂方悔恨,幸将军驾临,自当改弦易辙,共建百世之功。但东国之兵,已入内地,势难挽回,惟一战败之,然后可卷甲趋朝耳。通曰:通虽驽弱,愿随鞭镫。三桂曰:桂业与东国有约,若回兵直指,无以为辞,烦大兵先出,东兵恃桂相助,战心无谋,我兵出其不意,从后夹攻一战可灭矣。通大喜,率兵出关,与大清合战。大败,退走吴营。忽炮发,吴兵杀出,内外受敌,通遁走。三桂沿途遍张告示云: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地方总兵官平西伯吴示:为复大仇歼大寇,以奠神京,以安黎庶事:切痛先皇被弑,亘古奇殃,剧寇披猖,往代未有。凡属臣僚士庶,能不碎首殒心。今义兵不日来京,尔绅衿百姓须各穿缟素,协力会剿。所过地方,俱应接粮草,务期罄捣巢穴,纤介无遗。庶使克复神京,奠安宗社,乾坤再整,日月重光。特示。
又榜文一道。平西亲王吴,为安抚残黎以救民生事;照得逆闯李自成,戕主贼民,窥窃神器,滔天罪恶,罄竹难书。荷蒙大清朝垂念历世旧好,特命摄政王殿下,大兴问罪之师,怀绥万邦,用跻和平之域。仁声所播,义无拂命,第虑遐远之区,讹传舛错。不特有辜大清戢暴安民之意,致黎庶反受执迭殒身之祸。今摄政王简选虎贲数十万,拥戴西洋大炮数百位,络绎南下,相应榜谕,以醒蒙愚。为此示仰一带地方官生军民人等,务期仰体大清朝安民德意,速速投诚皈命,各安职业,共保身家,毋得执拗迷谬,自罹玉石俱焚之惨。未便,特谕。顺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榜。自成闻之,遂杀吴襄全家。语牛金星曰:北兵势大,城中人心未定,我兵岂可久屯在此。即十北京,不敌一秦中险固,为今之策,不若退处关西,以图坚守。金星曰:大内金银,搜括已尽,但皇居壮丽,焉肯弃掷他人,不如付之一炬,以作咸阳故事,即后世议我辈者,亦不失为楚霸王之英豪。自成从之,遂于宫中四处积聚竹木桐油硝黄等件,以备举火之用,百姓闻之大骇。自成于四月二十九西走,合宫放火,伪官惟山陕、河南、北直人并前选用者随行,余见贼势稍衰,四散逃归。侍读杨观光,不肯随行。自成怒杀于顺成门外,制将军谷大成统,兵五千距后,自成率大队自齐化门出,途中大肆焚掠,妇女悬梁投井者无算。百姓官绅,践踏死者积尸成堆。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