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辽阳陷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日,辽阳陷。先是,经略袁应泰闻沈阳陷,与巡按张铨、分守道何廷魁、监军道崔儒秀等会议,忽报大兵自四里铺至矣,命总兵侯世禄,出敌,遇哈都、哈真二将合战,自午至戌胜负未分,遂收兵,至东山驻营。大兵乘夜攻小西门,应泰命发火器达旦。大兵死伤颇众,火器亦尽。令监军牛维曜出小南门助侯世禄再战,维曜中流矢师溃。世禄不支亦走。应泰与张铨、何廷魁、崔儒秀城上见之,知事败,乃曰:本院奉命专征,欲恢复疆土,上报朝廷,下安百姓,无如天数至此,使谋臣不能决策,勇将不能奏功,辽阳会城危在指顾,若退守河西,不惟无颜面圣,抑且羞见诸将士,愿缴尚方,誓以身殉。公等无阃外责可速出城收拾余烬为退守河西计。铨等曰:我辈皆受国恩,今日患难时,正当捐躯报国,愿相从地下,同为厉鬼击敌耳。言未讫,四门报攻城,各分门而守。顷之小西门火起,大兵已登城。小南门内应开门兵大入,应泰在东城楼拜阙谢恩取剑自刎。儒秀缢死。张铨死守北门,见李永芳攻城大骂背国忘君逆贼。永芳佯不闻,厉声叱兵攻益急,须臾城破,铨于城楼,犹骂不绝口。大兵登城杀之。遍城火起,哭声震地。何廷魁回署,与一妻二女投园井而死。
附记
辽阳生员杨某,顺治十七年总督松江,与无锡进士刘果远会饮,演梨园酒酣,杨拍案呼曰:此板误矣。刘间曰:老总台精审音律乎:杨曰:予命亦藉是获存。初辽东之破也,恐民贫思乱,先拘贫民杀尽,又二年恐民富聚众致乱,复尽杀之。惟四等人不杀。一等皮工,能为快鞋不杀。二等木工,能作器用,不杀。三等针工能缝裘帽不杀。四等优人能歌汉曲,不杀。惟欲杀秀士。
时予为谋生思得寸进,闭户读书,面颇肥白,被获,问曰:汝得非秀士乎。对日:非也。优人耳。曰:优人必善歌,汝试歌之,予遂唱四平腔一曲始得释。杨述竟,即于筵间亲点板歌一阕而罢。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术数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