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教战
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武工问太公说:“集合纪成全军部队,要使士卒娴熟战斗技能,其训练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人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武王曰:“善哉!”
太公答道:“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呜金摺鼓来指挥进退。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将帅必须先明确地告知士兵应该怎样操练,并且反复申明讲解清楚,然后教习操练战斗动作以及根据旗帜指挥信号的变化而采用相应行动的方法。所以,在训练军队的时候,要先进行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完成后,再十人合练;十人练习成功,再百人合练;百人练习成功,再千人练习战法;千人练习成功,再万人练习战法;万人练习成功,再全军合练;全军练习成功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无敌于天下。”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