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人视之为珍宝,也是不善之人得以保全的唯一途径。美好的言词可以取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器重。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的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