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伪书
作者姓名不可靠
在传统的文献学家眼中,古人有很多制造伪书的动机,例如某人对自己的著作没有信心,要借助古人的大名来壮声势;又例如某人在与别人进行学术论争时,为了要胜过对方,于是假托古人之名伪撰图书,或是直接窜改古书,再利用这部书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而伪书的特征则主要有两点:一、作者姓名不可靠。例如说某部古书标明由某人所作,但从书的内容看,这个人不可能是作者。二、著作年代不可靠。例如说某部古书号称作于某时,但书中记载的事物只出现于较后的时代,,这部书的著作年代自然是不真实的。传统的文献学家也把这类古书划为伪书。而清代的学者,更归纳出许多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好象根据书的来历是否明确、书的流传过程是否清晰、不同时代的书籍目录记录某书的卷数是否一致等,作为判别古书真伪的标准。有了这些严格的准则,很多身世不明或品质不纯的古书,便也难逃学人的法眼。清末的著名大臣张之洞即曾说过: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
身世不明品质不纯
《孔子家语》这部古籍,是中国图书史上其中一部最著名、也最受人关注的伪书。在古代,经、史、子、集这四个古书大类,一直以经部的书籍最受古代学人重视,因为这些经典都跟孔子有关:有的曾经由孔子亲自整理、作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有的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和事迹,有的则阐释孔子或后世儒家学派的思想学说。《孔子家语》所记载的,正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说话和故事。我们知道,位列《十三经》的《论语》,就是孔子和孔门弟子的言行记录;,而由于内容相类,《孔子家语》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被归入《六艺略》的论语类。不过,因为《孔子家语》在汉代曾经一度失传,当汉末的经学大师王肃,声称自己从孔子的后人孔猛那里获得这部古籍,并为它作了批注时,它的来历便开始遭到世人质疑。此外,《孔子家语》的大部分内容,又跟若干先秦和汉代古籍记载的孔子事迹大致相同。符合了身世不明和品质不纯这两大条件,到了宋代,《孔子家语》便被明确挂上了伪书的卷标,它在史志目录的地位,,也由经部下降至子部。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易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正史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三略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