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鲁语·闵马父笑子服景伯
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闵马父笑,景伯问之,对曰:“笑吾子之大也。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先圣王之传恭,犹不敢专,称曰‘自古’,古曰‘在昔’,昔曰‘先民’。今吾子之戒吏人曰‘陷而入于恭’,其满之甚也。周恭王能庇昭、穆之阙而为‘恭’,楚恭王能知其过而为‘恭’。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道将何为?”
齐国大夫闾丘明来鲁国结盟,子服景伯告诫他的属下说:“你们在盟会时如果有失误,就表现得恭敬一些。”闵马父听到后笑了,景伯问他原因,回答说:“我笑你太骄傲自满哩。从前正考父从周的太师那儿计点了《商颂》十二篇,首篇是《那》,它在结尾处说:‘自古在昔,先民们在祭祀的时候,每天早晚都温和而恭敬,执事者更是恭敬有加。’先圣王教人恭敬,还不敢说是创之于己,声称是‘自古’,称古代为‘在昔’,称古代的人为‘先民’。如今你告诫下属说‘有失误就表现出恭敬’,真是自满太甚了。周恭王能遮掩他祖父和父亲的过失,所以才谥号为‘恭’,楚恭王能知道自己的过失,所以也谥号为‘恭’。现在你教属下官员说‘有失误才恭敬’,那么没有失误的恭敬又是怎样的呢?”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大学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隋书
- 魏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茶经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