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十四年
一、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二、无冰。
无冰,时燠也。
三、夏,五,郑伯使其弟御来盟。
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以其来我举其贵者也。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隐桓。隐桓之日远矣,夏五传疑也。
四、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余。
五、乙亥,尝。
而尝,可也,志不敬也。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余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
六、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七、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